第(2/3)页 从几十亿到几百亿,花的钱非常有限。 但大票就不一样了。 总不可能把两千亿市值的公司直接拉到两万亿,里面的获利盘能把主力给搞死。 大票筹码再怎么样都不可能绝对集中,每拉升一个点,就会多出几十个亿的抛压,而筹码派发也不是一朝一夕的,所以就是要做波段,做回撤反弹。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老股民喜欢抄底的原因。 只不过抄着抄着,就上头了。 账户出现亏损的时候容易死扛,账户盈利之后,容易看不清楚形势,觉得回撤一点也没什么影响,甚至还加仓等待下一波的反弹。 不知不觉中,就亏损到了成本线,再想要上去,就难了。 到了这一步,就是俗称的被套。 一旦被套,就生死不由人了。 果断点的割肉走人,犹豫的就只能继续承受别人割肉砸盘带来的下跌,造成更进一步的亏损,然后割肉走人。 有时候一波大行情做完之后,需要好几年才能缓过来,除非有史诗级的大利好,不然是很难反弹到一定高度的。 而在A股有一个特性,或者说全球都有一个特性,具备反复炒作的题材,基本都是科技。 美股的科技跟A股的科技不一样,美股的科技是利润很大的产品终端,服务终端,所以能够给出极高的市值,在业绩稳定的情况下,可以一直上涨。 A股的科技都是利润比较低的零部件,以及部分软件细分领域的运营商,利润不高的同时,竞争还非常大。 A股但凡能有几十亿市值的科技公司,手里都会有一些绝活,那样的公司,A股有上百家。 技术资源没有兼并,导致A股科技一直没能诞生出来绝对的巨头。 甚至有人说,在A股就没有真正的科技。 可哪怕是这样,因为科技板块的想象空间极大,所以一直都是可以拿来反复炒作的题材,整体股性远超白酒。 林浪一时之间没办法把几十亿全部塞到白酒里面去的,也开始往一些科技板块布局。 主要是半导体方面的国产替代概念。 实际上,今年确实是国内半导体发展迅速的一年,相关的核心股票诞生了很多千亿市值的,并且一直都没下来过。 市值这东西在A股是极其具备说服力的,市值不一定跟利润挂钩,但一定跟产业规模以及技术指标挂钩,国内那些分析师分析国内绝对是一分析一个准。 比如后面的寒王,别人再怎么说他不值几千亿,不值上万亿,都不会影响人家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可替代性。 当天收盘后,天锦混合优选大涨了四个点。 其实主要是白酒那边涨的,天锦混合优选在白酒的持仓,在连续两天大涨之后,直接奔到了四百五十亿。 其实任何一个股票,想要上涨50%都很容易,就好像两个男的哥们,在你进去之前,不管说什么,别人都会觉得你在开玩笑。 20%是正常反弹,然后再涨停一天,这属于刚刚有苗头,再涨停一天,就已经46%了,二连板之后再来一个高开,整体就已经拉到了接近60%,在这个位置盘整一段时间,上方套一笔资金,回调十几二十个点,慢慢磨上去开始筑底。 这样的路子,一年只需要来三次,四个月为一个周期,一个股票轻松就能翻两倍多。 倘若能抓住其中的回撤利润,那么一个翻两倍的股票,能做出四倍的收益。 哪怕是几千万,上亿的资金,都能做到这一点。 那种几十亿几百亿的就不太行了。 比如林浪,就准备在第一波回调的时候,大肆吸筹,毕竟越是往上,吸筹的代价就越高。 他又不是主力,他才不会去拉呢。 谁愿意拉谁去拉,不拉也行,林浪能承受几百亿的资金毫无作用,不就是今年净值拉胯一些吗? 等到A股收盘后,林浪简单吃了点东西,又投入到了新QDII基金的工作中了。 欧洲市场开盘只是前菜,并不能决定什么,主要还是等到下午六点之后,美股那边开盘,两边发生共振,成交量也基本集中在这个阶段。 下午三点到六点,市场走高了一些,但是很有限。 如同之前一样,仿佛欧洲市场开盘的目的是定下今天的基调。 第(2/3)页